为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夯实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质量,马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于2024年9月19日在8201会议室举办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教研会议,教研室全体专任教师参加本次教研会,会议由纲要教研室邓晓峰主任主持,经理张燕明,书记李玉林应邀出席本场教研会。
会上,邓晓峰首先对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说明:第一项议题为全面解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大纲,并对新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第二项为集体备课会学习汇报和交流讨论;最后是“我心中的思政课”实践活动的近期活动事项讨论。接着,邓晓峰针对第一项议题,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大纲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对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
在集体备课会学习汇报和交流讨论环节,由杨竹茹、耿成和杨梅小雪三位老师主讲。
杨竹茹分享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她讲述在聆听过天津师范大学3044am永利集团李经理的报告后,给了她很多教学上的启发。特别是在讲述复杂历史问题时,如何引导员工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史料诠释,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生动化,不仅使员工提高了员工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他们的历史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耿成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讲述,分别从“中国共产党在特殊历史时期做了哪些努力?”“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三年的时间能够打败国民党?”“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建党后的28年革命的主要经验有哪些”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并指出要从多角度引用史料,在教学中坚持大历史观,提高员工的认同度。
杨梅小雪从三个方面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二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过程中体现的品格基因;三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意义。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历史逻辑主线,通过小切口讲述大时代,通过小人物讲述大故事。
分享环节结束后,参会老师围绕教学中的难点、困惑等诸多问题展开深入探讨。经理张燕明、书记李玉林勉励纲要教研室全体教师要努力学习和借鉴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会议最后,邓晓峰就“我心中的思政课”备赛工作做了进一步的安排与强调,并积极同大家进行了交流研讨。
备课会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顺利结束。本次教研室会议的召开,使与会的各位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的重点,理清了思路,明确了任务,为接下来科学、有效地推动教学教研活动奠定了基础。同时,学习汇报也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使广大教师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对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上一条:凝心聚力,研思同行——“原理”教研室开展第五次集体备课会
下一条:3044am永利集团教师代表参加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专题研修班学习
【关闭】